围棋高手成长必经的十个台阶(三)
第七台阶:研究围棋的环境
现代棋手已经不可能再回到个人研究的老路上去。在清朝,已经出现了好多顶尖棋手“双子星座”的现象,这已经证明了围棋手的成长,是需要讨论研究而提高的;在相同的良好的围棋环境中的棋手,成材的可能性都很大。
在现代,同一时代的优秀棋手出现“丛生”的现象。从木谷实道场出现这么多的超一流棋手这一点出发,人们更多地研究了信息时代的棋手成材规律,虽然棋手能够从不同的媒介上很快获得棋谱,但是,必要的相互研究有助于棋手思路的广阔和研究的深度。现在,每当比赛,常常在观战室中集聚众多的棋手,边看棋边研究。实际上,在中国、韩国和日本,棋院也是一个专门研究棋艺的机构。中国棋院的少年队、韩国的冲岩学校和日本棋院的院生制度,都含有一定的研究成分。在日本,藤泽秀行为中心的“秀行兵团”和吴清源先生为中心的研究群体,都是对棋手有相当的推动力的。年轻的中国棋手由于居住在中国棋院,所以一直有互相交流的机会,而且也形成了一些研究群体。以上七个台阶,能够使一个棋童到达职业棋手的位置。但是因为个人的资质有别,能达到的水平也有别。一般认为,至少能在勤奋的前提之下,一个资质比较平常的孩子能到达五段的水平。
以下的三个台阶,专门属于专业棋手中的佼佼者—一流棋手和超一流棋手。
第八台阶:综合能力
这首先要有全面的技术。全面是一个胜率很高的棋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在高段棋手之间,已经出现风格之前,要有高的胜率,就需要能够战胜所有风格棋手的本事。这样,他要在开局、中盘和收官上都很强。要在进攻和治孤上都有能力。要在下一盘杀棋和下一盘比较功力的棋上都能表现出色。有的研究者将科学研究中的“木桶原理,短板效应”引入对围棋手的研究之中,认为从围棋的特点来看,一个棋手在比赛中短处会比长处更重要。如果棋手的短处会在比赛中受到对手的攻击,就象一个由不同长度木板做成的木桶,水的溢出总是在最短的木板处,而最长的一片木板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作用不大的。所以棋手与其去不断发挥自己的特长,还不如去研究改进自己的短处。而小林光一则是这样的原理的代表人物。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种判断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棋手到了这一层次,每一步棋,其意义已经是属于全局的一步棋,而不可能是局部和孤立的一步棋。这是全局的平衡,全局的攻防和全局子力配置结构的一步。所以,他必须有全局观,必须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观察。每一步棋的作用应该是综合的。
第九台阶:创造能力
大多数棋手只是在运用前人在千百年中为后人创造的财富。只有少数棋手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为后人创造新的下法和表述新的思想。他们是围棋能够不断前进的保证。今后能够留在历史上的棋手,不仅是头衔的纪录,还有棋手的创造。例如,武宫正树已经和“宇宙流”联系在一起,某一种布局由于中国棋手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研究,被称为“中国流”。吴清源和木谷实对“新布局”的研究和吴清源对“大雪崩”等定式的研究等。可以这样说,超一流的棋手都是有创造的,不然他们就不可能在棋盘上表现出他们的超人的理解能力。就连被人误认为最没有创造的李昌镐,也对韩国式的新手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很多新的下法。最优秀的棋手,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能够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的人。他们总是以一种人们想不到的方式,为一个时代作先声。
第十台阶:文化背景
无疑,棋手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下棋的。在一般棋手的面前,文化背景只能起到很少的作用,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棋风,创造对于他们还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文化的深厚和哲学的高深并不重要,因为他的棋还不能自如地表现他的哲学。而到了棋手水平已经很高的时候,“望尽天涯路”的时刻已经到来。在棋上能力相差不多水平相仿的超一流棋手,最后较量的就是文化了。而围棋的永不能穷尽的特点会使一个文化背景浅薄的棋手止步。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才能将一个棋手托上更高的山岭,他能从文化背景中找到新的力量。吴清源先生的“关门弟子”芮乃伟说,吴先生的境界是在所有的棋手中最高的,在棋手中,只有吴先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相当深刻的研究。围棋上的道理,他完全能用中国古代哲人的观点来解释,而这样的解释,也会使他能从别人见不到棋的地方找到棋来。吴清源先生是将生活、文化和围棋结合得最好的人。这也能让人想起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说法,吴氏是将“棋人合一”真正做到了。由于文化的关系,他和棋之间,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了。
在很多专家的眼中,20世纪最后能登上这第十个台阶的人,目前只有吴清源一人。从第一个台阶开始,到第十个台阶,人数是从上亿人到一人。 吴清源是围棋“上帝”一人之下、亿人之上的棋手。我们能再造一个吴清源吗?
2329游戏中心
发表时间2023-06-27 09:25
上一篇:斗地主出牌及综合技巧 下一篇:打台球一杆进球多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