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9游戏中心 > 新闻中心 > 玩家心得 >

漫画纸牌

      纸牌游戏历史渊远

      从扑克牌的画面上看,J、Q、K几位人物像皆是金发碧眼、深目高鼻,人们便以为扑克源自欧洲,其实不然,我们中国才是纸牌的发源地之一。

      民间传说我国汉朝即有纸牌游戏。汉朝将军韩信为了使军中士兵消除思乡之愁,发明了“叶子戏”,供士兵娱乐遣愁。又有一说,唐朝有一位女子叶子青,撰有《叶子格》一书,故纸牌叫“叶子戏”。叶子戏又名斗叶子、叶子格,起源于唐朝,盛于明清,是我国古代一种传统的纸牌游戏,迄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

      唐代以前的书籍多采用卷轴形式,阅读时须展开,比较麻烦,唐太先了翻阕方便≯开始用纸、绢制成叶子,在上面书写文字。《宋朝事实类苑》卷五一说:  “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其制似今策之,凡文字有备检用者,卷轴难数卷舒,故以叶子写之。”后来,这种叶子逐渐演变而用作游戏,于是便有了“叶子格”的牌戏,从此,在我国古代博戏行列中就诞生了以纸牌为标志的游戏方式。

      唐代的叶子格由许多纸页组成套具,首先应用在酒宴之间,成为一种席间酒令工具,负者依数饮酒。后来叶子格传播到娱乐领域,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太平广记》引《咸定录》云:  “唐李邰为贺州刺史,与妓人叶茂连江行,因撰骰子选,谓之叶子。咸通以来,天下尚之。”《杜阳杂编》卷下也说:“韦氏诸家,好为叶子戏。”这种纸牌游戏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晚唐诗人李洞做梦还在玩叶子,醒后特地写诗记下这个美梦,  《全唐诗》辑录了他的《龙州韦郎中先梦六赤后因打叶子以诗上》,诗中记述了玩叶子的情景:

红蜡香烟扑画楹,

梅花落尽庾楼清。

光辉圆魄衔山冷。

彩镂方牙着腕轻。

宝帖牵来狮子镇.

金盆引出凤凰倾。

微黄喜兆庄周梦。

六赤重新掷印成。

        从五代到北宋初期,叶子戏仍在流传。马令《南唐书》说李后主的妃子周氏自编了一套金叶子格,在南唐宫廷中一度流行;周氏还曾撰写了《击蒙小叶子格》和《偏金叶子格》两本博戏专著,指导人们玩叶子。宋代学者郑樵在他的名著《通志》里就收录了《偏金叶子格》、  《新定偏金叶子格》、  《小叶子格》、《击蒙叶子格》等多种牌谱名目。宋朝时,纸牌游戏风靡全国,不但市井细民爱玩,且文人学士也乐此不疲。当时诗坛领袖、西昆体大家杨亿(大年)和他的一班门客如仲简、郑戬、章得象等皆笃好此戏。杨亿还将纸牌加以改良,创出名为“鹤格”的叶子戏,当时在少数人中流传,可惜后来均已失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在《归田录》一书中对杨亿的爱好叶子戏有记载:

      “唐世士人宴乐,盛叶子格,五代、国初犹然,后渐废不传。今其格世或有之,而无人知者,惟昔杨大年好之。仲侍制(简)大年门下客也,故亦能之。大年又取叶子彩名红鹤、皂鹤者,别演为鹤格。郑宜徽(戬)、章郇公(得象)皆大年门下客也,故皆能之。余少时亦有此二格,后失其本,今绝无知者。”据《真逸农田余话》所说,当时民间流传的叶子戏还传人宫禁,成了帝王和妃嫔们消遣的良物,宋太祖还专门命官人学打叶子戏以为消夜的娱乐。明代五圻《续文献通考》上载,辽穆宗在正月里与群臣为叶子戏,可见那时契丹也已风行此种纸牌游戏了。

      至晚到北宋末期,一度风行的叶子戏已经失传,明朝时,叶子戏又重新在博戏中崭露头角,成为时髦的游戏方式,同时产生出许多种制式,但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印有骨牌图案的骨牌叶子,这种叶子实际上是骨牌的翻版,只不过是将牌的材料由骨制改为纸制而已。由于改成了纸制,骨牌叶子的流传就较原来传统的骨牌广泛得多。原来的骨牌体积大,分量重,制作不易,因此不利于普及推广。改为纸制后,其制作工艺变得简单容易,成本价格也较骨牌大大下降,因此这种形式在当时社会,特别是广大下层平民中广泛流行起来,无力购买骨牌者,可用简易、廉价的纸牌替代,解其博瘾。另一种是绘有钱索、铜钱和人物形象的马吊叶子,也就是所谓的“马吊牌”,这种牌对后来的麻将影响极大。

2329游戏中心
发表时间2015-12-16 14:19

上一篇:什么是升级双扣 下一篇:围棋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