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何时发明?何人发明?1600年前的古书《博物志》说是尧创造,以教其子丹朱。有相关说法是帝舜发明教他儿子商均用的。这些都是传说,并不可靠。迄今发现的有关围棋的最早文字是《左传》中以围棋来比喻卫国国政的记载。说的是公元前559年的事情,距今2500多年了。2400年前的古书《论语》和2300年前的古书《孟子》都提到了围棋(当时叫“弈”)。据此看,围棋历史有2000多年以上,应该是真的。就算是传到外国的时间(传到日本),也有1300年以上的历史了。
历史文人基本都喜欢琴棋书画,更甚者对棋已是痴迷,有诗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班固撰写《弈旨》;杜甫于杨氏夫人纹秤对坐;吴承恩结交当时的两大国手鲍一中和李釜,写下了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咏棋诗。
唐代张说的传奇《虬髯客传》,生动地描述了虬公与李世民对弈的故事。虬公欲谋天下,但在与李“手谈”中发现李的才能非凡,于是放弃了原来的打算。故事不免夸张,但道出了个中真谛:咫尺纹秤,实为万里沙场。明人曾把它改编成剧本《红拂记》。
战略家学棋,有利于驾驭战争;普通百姓则能收到怡情养性之效。粱任吭《述异记》中有这样一个传说:樵夫王质在石桥山观两童子下棋,看得众神,忘了回家。待至回家,斧柄已烂。同时代的人只剩他一人。后人常以“烂柯山”为题咏叹这个故事。
从围棋中可以悟出人生哲理。大诗人白居易是个棋迷,他在《放言五首之二》中以棋喻世:“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纲牵缠卒无休。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把这首诗与《放马五首之三》贯通起来,它们的基本主题都是“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棋局与时局,棋局与人才鉴识,都要由时间检验,由实践检验。吴承恩也是个棋迷,他在《西游记》中多处描写棋局。他为刘几《诸侯将略》作序说:“夫兵家之法,犹弈旨医经,而史氏所载,则棋之势,药之方也。药不必执方,而妙于处方者必效;棋不必拘势,而妙于用势者必赢……”确实,兵法、医术、棋道乃至一切工作,切忌拘于“定式”,墨守成规。
和前代相比,唐朝的围棋有了长足的发展,围棋水平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得益于皇上的喜欢和提倡。唐时设立侍诏制度,也就是专门有一些饱学专能之士随时侍奉在皇上周围,以备顾问。这些人到了唐玄宗时才有了自己的名分,叫做“翰林侍诏”或者“翰林供奉”。被选为侍诏的人,可以是尚书宰相,也可以是普通的校书郎,唯一的标准就是要有自己的特长。其中的一些人要负责为皇上起草文书,拟写应和文章。因为地位特殊而重要,被称为“内相”。在官阶上,这些待诏供奉们都还保有原有的品阶,但在具体的待遇上,他们却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在皇宫内宴的时候,他们的位次通常在宰相之下,一品之上。
棋侍诏便是其中之一种。这里所说的棋,专指围棋。能成为棋侍诏的必然是一些棋艺极其高超的人,他们食朝廷俸禄,许多方面类似于现在国家队的围棋高手。
2329游戏中心
发表时间2015-12-16 14:19